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张萌
编辑|胡鑫
冬天来了,北方又开始供暖了。这时候,“暖暖人”就成了大众谴责的对象,很多网友嘲讽“不能因为暖气没有密码就随便蹭”。
所谓蹭暖家庭,就是他们不交取暖费,而是靠着墙壁和地板的导热性,和周围和上下楼层购买暖气的住户一起取暖过冬。为此,甚至一些地区的一些住宅物业已经收取了“采暖费”,即无论业主选择使用与否,都需要支付一部分采暖费。但是,这项规定虽然得到了很多业主的支持,但也引起了很多不满。特别是一些空置的房子或者经常出差的业主,说自己不住,不需要暖气。他们为什么要付钱?
这样真的能暖和吗?
《健康时报》记者致电北京供热集团有限公司96069客服热线,了解到目前的供热模式可能存在“蹭暖”现象。目前主要的供暖方式有集中供暖和自热。
对于有集中供暖的居民,只要房子里的暖气管没有问题,供暖公司一般是不能停止给个别居民供暖的。所以即使不交取暖费,居民也会被供暖,但物业一般会打电话给居民。
对于自热用户,可以自行调节室内供暖的供应量。如果中间位置的居民关闭室内供暖,而其他周围和上下楼层的居民开启供暖,可以通过墙壁和地板进行一定程度的传热,但达不到正常供暖所需的室内温度。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理论上,热量会通过墙壁、地板等传递。,所以“变暖”可能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而且是因为墙壁、地板等的温度。高,另一边的温度低。会造成高温侧向低温侧分散一股热量,所以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户的温度。对于使用天然气自供热的居民来说,可能是因为供热。
但这种方式传递的热量非常有限,传递的热量既不会造成供暖户室内温度下降太多,也不会造成“暖”户室内温度上升太多。
由于热量本身的传导特性,“蹭暖”是加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它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居民的意识。如果真的需要,就要付出代价。
发布时间:2020-11-30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