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肝日:4种行为堪称“伤肝利器”,提醒身边人,及时改掉!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

今年的主题是“爱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

据资料显示,肝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

2020年12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了一组最新的全球癌症负担数据。

数据显示,【/s2/】肝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六位,死亡率居第三位。2020年,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占世界总数的一半,在新增的41万患者中,70%是男性。

肝脏有多重要?

肝脏作为人体中特别重要的代谢器官,可以分泌胆汁,促进消化。它还可以分解体内的一些有毒物质,起到解毒的作用,对人体的正常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很容易导致肝损伤,导致一些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很大威胁。

那么,哪些行为会损害肝脏?

首先,随机服用药物

进入人体后,大部分药物被肝脏分解。分解后会进入肾脏,然后排出体外。

如果日常生活中随意服用一些药物,会增加肝脏负担,容易导致肝功能下降

许多药物会对肝脏造成很大的损害,从而导致肝细胞中毒。情况严重的话会直接导致急性肝中毒

如果毒性较慢,肝细胞会发生慢性中毒,炎症会影响肝功能。

比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感冒药,比如一些含有p 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感冒药,一般针对感冒引起的咳嗽、发烧和全身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这种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很大。一旦过量或长期服用,药物会在体内广泛代谢,进而产生一些毒性代谢产物。

这种毒性代谢产物会对肝细胞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肝细胞坏死

第二,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肝损伤的主要原因。

比如吃一些发霉的食物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直接作用于肝细胞。

摄入过多,肝细胞会因中毒而迅速死亡。如果摄入量少,会引起肝细胞中毒,容易导致肝癌。

此外,吃得太好和吃太多脂肪也会影响肝脏的健康。要知道肝脏有一定的代谢极限。如果每天都有大鱼大肉,肝脏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以致不能及时代谢成糖,从而在肝脏蓄积,成为“脂肪肝”。

长期不关注脂肪肝,会形成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第三,错误的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长期情绪消极,大量饮酒吸烟,很容易导致一些肝病。

这些错误的生活方式会直接导致人体免疫力的下降,并且会降低肝脏的代谢功能,从而影响肝脏的健康。

第四,肝炎患者不重视定期检查

事实上,超过90%的肝癌患者有长期慢性肝病史,临床研究发现,85%-90%的肝癌与乙型肝炎有关。

因此肝炎患者需要及时治疗,建议每6个月进行腹部b超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

总之,肝脏的健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日复一日的不良生活习惯很容易损害肝脏。

当然,强身健体,避免肥胖,大大降低脂肪肝的风险,也是最好的护肝方式。

建议各位朋友关注这些错误行为,及时改正。

毕竟最便宜最有效的“护肝保养”永远是预防。

发布时间:2021-03-19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