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搜狐健康
作者|沈英杰,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新生儿科
编辑|高秉辉
2月4日上午,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在父母陪同下,收治了一名胎龄24周、出生体重仅700克的超级早产儿。今天对蔷蔷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经过医护人员118天的共同努力,蔷蔷的体重已经达到3230克,生命体征稳定。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种超轻的超早产儿能被挽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面对生活的禁区,医疗和家人没有放弃
回到2020年10月7日12点,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电话那头,是产房打来的紧急电话:一位孕龄24周的孕妇即将分娩!虽然家属对抢救新生儿有强烈的愿望,但孕龄只有23~24周的婴儿已经接近人类早产儿的生存极限,治疗风险极高。
放下电话,新生儿科的医生张骞和赵辉赶到了产房。到达产房后,两位医生发现,婴儿出生时身体柔软,面色苍白,只有心跳。医疗队迅速清理气道,插管,按压心脏,放置脐静脉导管,在出生后第一时间建立了静脉输液的生命线。看着宝宝红红的肤色,恢复的心率,活动的肢体,恢复终于成功了!孩子在气管插管下被转移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在妇产科教材中,胎龄28周以下的胎儿分娩被定义为流产,因为早产儿存活概率很小。近年来,随着围产期医学的发展,25-28周早产儿的治疗成功率逐渐提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会积极抢救25周以上的早产儿(重度畸形除外)。但由于胎龄23-25周的宝宝非常接近存活极限,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和父母的意愿决定是否抢救。
24周的早产儿病情稳定后,魏主任亲自与婴儿的父亲沟通。因为这么小的早产儿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费用高,而且目前的团队没有治疗这么小胎龄早产儿的经验,建议家长转到更高级别的医院治疗。听到这里,父亲疲惫的眼睛里瞬间流出了无奈的泪水。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能去上级医院治疗。这里的医疗队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因此,我们的医务人员决定尽最大努力积极治疗这种虚弱的生活,即使他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新生儿科主任魏立即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沈英杰和担任负责早产儿的二线医生,自己担任三线医生。张骞和詹世南先后担任超早产儿一线医生,并配备了最强的护理团队配合治疗。
呼吸——早产儿的第一道生死屏障
由于胎龄太小,宝宝的肺部发育非常不成熟,过度呼吸是宝宝面临的最大挑战,所以医疗小组在宝宝出生后立即将肺表面活性物质滴入气管。在最初的几天里,呼吸机的调整是最困难的,从高频到正常频率,从压力控制到容量控制,让每个人都不能放过宝宝的任何细节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呼吸支持和治疗方案。
经过7天7夜,呼吸机参数逐渐降低,大家都松了口气,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是小家伙好像在挑战我们,呼吸困难逐渐出现,呼吸机参数越调越高。医护人员积极寻找原因,北京儿童医院院长李耕给予大力支持,来我科查房讨论。原来是因为宝宝的胎龄太小,前期给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已经消耗殆尽,但其胎龄还没有达到自己产生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能力。于是,PS又一次滴了进来,终于把宝宝从危险中解救出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医疗小组每天都仔细评估宝宝的情况,印象最深的是在宝宝脱离有创呼吸机之前,还邀请了全市新生儿专家进行会诊,收集了各方权威意见。下线的时候很激动。虽然加班到半夜,但心里还是充满了兴奋和幸福。
婴儿出生后不到2个月成功脱离有创呼吸机,克服了早产儿最危险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这期间很多床边胸片最难的是放射科的兄弟姐妹。每当您需要电话时,您将随时待命,护送我们成功通过呼吸屏障。
循环——早产儿面临第二个生死关
由于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肺血流量增加、肺动脉高压等症状。好在有医院超声科的超级配合,随时可以帮我们检查。为确保万无一失,北京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主任随时准备来我院进行床边结扎,但幸运的是,宝宝在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后,动脉导管已成功闭合。
营养水平——早产儿的第三个水平
“营养”是早产儿生存的基础。在与父母充分沟通后,宝宝的母亲也建立了母乳喂养的信心。宝宝出生后不到24小时,妈妈的乳汁开始通过鼻胃管输送给宝宝,从微量喂养开始,逐渐增加量。
但宝宝体重极低,各种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需要静脉营养、静脉补钙等辅助治疗。在无法实现外周静脉输入的情况下,由护士长王丽娟带领的护理小组对患儿进行了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患儿的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准确计算每日肠内和肠外营养及热量,以判断婴儿获得的营养能否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已成为一线医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治疗-测试医疗护理的多个器官的治疗
治疗早产儿有多难?在治疗的100多个昼夜中,婴儿经历了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贫血、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情况。通过以上三个屏障,下一步就是检验医疗同时治疗宝宝多个器官的能力。比如高频呼吸机通气情况下的腰椎穿刺就很有挑战性。幸运的是,高莹医生的穿刺技术娴熟、成功,对抗生素治疗起着关键的决策作用。
此外,由于出生胎龄太小,婴儿视网膜远未成熟,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常血管增生和出血,导致视网膜脱离。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眼科医生定期来新生儿病房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帮助很大,经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成功治愈后转回我院。
护理——关注宝宝的长期健康和智力发展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抢救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在不断提高。医疗队在抢救生命的同时,也会关注宝宝的长期健康和智力发育,对早产儿进行早期脑发育支持护理,记录父母的鼓励话语,每天定时随音乐播放给宝宝听。宝宝病情稳定后,请妈妈进入病房,给宝宝袋鼠式护理。因为婴儿太小,马宝第一次照顾袋鼠时非常紧张。魏主任亲自对母婴进行喂养指导和教育,缓解母亲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我即将离开呼吸机的日子更是难以忘怀。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顺义区出现确诊病例,无疑给护送增加了障碍。幸运的是,医院有严格的疫情防控体系,马宝在新冠肺炎筛查后成功进入温暖的母婴室。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指导和母亲的照顾下,宝宝顺利下线,顺利从鼻饲管中出来。我们深刻理解,疫情打开的物理距离,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温暖了人们。
这是一个挑战极限的医学传奇。伟大的医生是真诚的,爱是无限的,他们因为爱而一起工作,因为爱而坚持。当婴儿即将出院时,吴(音)医务部主任、常春明和护理部主任也来到床边查房。看到孩子们灵活的眼睛和摆动的手,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由衷地高兴。
虽然宝宝已经出院了,但我们的护理不会停止。我们的医疗团队将对婴儿负责到底,不仅是为了挽救她的生命,也是为了给她更高的生活质量,为她量身定制一个家庭式的康复计划,陪伴她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1-02-07 17:38